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使用手机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家长为学生配置手机,为的是联系方便。但经调查发现,不当使用手机已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一、家长关注
1.损害身心,影响健康
长时间捧着手机玩游戏会伤害孩子视力、导致孩子失明、影响孩子颈椎等。一些学生由于过度使用手机,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身高增长减慢、注意力分散、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怪异,不愿与外界交往,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
2.乱交朋友,埋下隐患
手机的过度使用加速了学生社会化,结交范围迅速扩大,虚拟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人群,给学生健康成长埋下严重安全隐患。
3.家庭缺位,亲情缺失
孩子过度依赖手机,手机成为亲情杀手,陪伴家人、做力所能及家务等事情时间减少。
4.成绩下滑,耽误学业
绝大多数学生手中的智能手机是用来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极易造成思想不集中、上课昏昏沉沉等现象。
5.信息泄露,潜在危害
同学们要对网络短视频有正确的认识:你上传的视频有可能是你违法违纪违规的证据;你以为的博取眼球,吸引流量往往可能是哗众取宠;你以为你可以成为网红,一不小心则可能成为网黑。况且短视频平台人员复杂,鱼龙混珠,你的样貌、行踪、位置等往往可能成为不法分子对你进行侵害的重要资源。
二、学校管理
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制定《西夏墅高级中学学生手机管理规定》,请各位家长和我们一起帮助孩子严格执行。
1.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包括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上学期间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通讯协助,解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学生需要联系家长时可通过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家长需要联系学生可通过班主任或者科任老师帮助联系。
3.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教学区内违规使用手机,严禁把手机带入课堂,以确保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校将不定期开展手机的检查,对发现违规使用手机的学生,按不同情况予以纪律处分,屡教不改的学生有家长带回教育。对学生违规使用的手机,由学校统一政教处(级部)保管学年末,学年末由家长领回手机。并取消评学生评优评先、资助的资格。
4.任何老师发现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有权将学生手机扣留,并及时送交班主任、年级组或政教处。
三、家长引导
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必然会涉及到网络和手机的使用,如果我们一味地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只会适得其反。那我们如何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慢慢的引导。
1.加强监管,正确引导
家长可以加强网络行为监管,将预防孩子沉迷网络和游戏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孩子安全、理性、限时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文明、健康的网络语言。
2.亲子沟通,增进交流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应以教育引导为主,“疏堵”结合。多与孩子陪伴,要积极培养孩子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打、骂、摔”等粗暴行为,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
3.培养兴趣,全面发展
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节假日可以让孩子锻炼身体或参加公益活动。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4.言传身教,示范引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要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指导孩子合理作息,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行为。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身处移动互联时代,面对智能手机的普及,希望家长和学校一起携起手,在有智慧的家长、有智慧的教育和有智慧的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们都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