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西夏墅中学2019年理想信念教育总结
发布时间:2020-10-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潘志强

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学校德育工作者的重任。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我们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规律,运用求实、创新而有成效的理想教育原则,开展扎实而又生动活泼的理想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逐步树立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经过两个学期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发现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需要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开展理想教育可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有特色、有时效为妥,大致可采用这样一些方法。

1、理论学习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精神支柱。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组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学习小组,开展专题讨论,交流学习体会,使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使他们通过学习坚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信念。

2、先进引路法。积极培养优秀青年学生入团,是理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学生入团学习,使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正确理想。在条件成熟时,吸收优秀学生入团或,这也是他们建立起共产主义理想的过程,同时对其他的学生起着十分重要的引路导向作用。

3、榜样激励法。中学生大多具有独特的判断能力,他们对于社会精英的模范行为和英雄事迹,不仅仅是崇拜,还会注意从中归纳出生活的哲理和行动的指南。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学生聆听英雄模范的报告、谈心,这对他们认识树立远大理想和艰苦奋斗的关系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4、典型示范法。在青年学生中,不少人默默无闻地做出成绩,我们要注意发现和树立这样的典型,如无偿献血的、帮助贫困或残疾同学的、捐助希望小学的,等等。他们人虽普通,事迹平凡,但这些被称之为“献爱心”的行为,与他们有理想、有志向是密切相关的。宣传这样的典型,使同学们感到亲切、信服,把理想教育落到实处。

5、自我教育法。这是体现理想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的有效方法。学生自己组织有关学习和活动小组,通过小组活动,对自身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既反映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也锻炼了学生独立工作和自治自理的能力,同时对形成学生的理想人格和理想信念也有深远的影响。

6、修养指导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修养。如组织“读书交流会”、“艺术欣赏会”、“影剧评析会”、“难题辩论会”、“成才论坛”等活动,既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7、主题活动法。围绕一个主题,学生自己设计、筹备、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这样的方法特别能激励学生创造性充分发挥,使他们在自我教育中得到思想的升华。

8、参观考察法。通过参观城市、农村、工厂、科学信息技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了解家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使中学生更深地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壮美,更强烈地激发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豪情。

9、实践锻炼法。织学生参加校外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志愿服务,培养学生奉献社会的意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10、感染法。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在学校环境的布置、文化氛围的营建中,注意突出英雄模范人物和中国历代科学、文化名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会对学生的理想形成产生潜在的影响。此外像18岁成人宣誓仪式的礼仪教育、不同年龄层次的法制教育、社会热点或新闻事件的个案评析,等等,都是开展理想教育的适用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效果。综上所述,在中学生中加强理想教育,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责无旁贷地切实把握时代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积极开展有特色、有实效的理想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义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最新资讯